低空经济:成都的新兴动力源

  • 2024-09-02

低空经济正在全国范围内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统计,2023年国内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产值已超过5000亿人民币,并有望在2026年前达到万亿规模。风口之下,群雄竞起,各地正积极抓住这一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快形成低空经济的集群效应和创新生态系统。而成都,因其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正在乘风而上,力图打造为“中国西部低空经济中心城市”。成都的底气从何而来?

 chengdu.png

产业优势:中国工业无人机第一城

作为中国首批26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成都不仅拥有坚实的航空工业基础,还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成都具备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集成测试等环节。特别是在低空经济的制造业领域,成都的表现尤为突出,2023年该市航空制造产业总产值已超过千亿,工业无人机领域集聚了诸如中航无人机、纵横股份等110多家企业,年增长率超过20%,在全国排名靠前,有“中国无人机第一城”的美誉。

成都空管和川大智胜在空管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成都空御科技则以其先进的“降鹰”反无人机系统闻名业界。随着更多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入驻,成都正逐步形成低空经济生态圈与完整的产业链。


资源优势:政策叠加创造宽广空域

成都坐拥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两大交通枢纽,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时,成都还拥有多个国家级的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这些政策叠加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了成都的吸引力。

经过数年的努力,成都的低空空域开放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今,成都淮州机场已经开通了6条对外飞行通道,低空空域面积达到了1652平方公里,并设置了17个专门用于无人机飞行的空域,实现了有人机与无人机在同一空域安全共存的目标。这样的开放程度,无疑将成为成都低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25fd1931-c112-4da5-908c-8633f4f65597.jpg

场景优势:多元化的生态体系

依托其在工业无人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势,成都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正不断延伸,应用场景也日益多样化。成都的地形以平原为主,间杂低山丘陵,适合低空飞行器的操作。此外,成都四季分明且阳光充沛,为低空飞行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助于提升飞行安全性和效率。

成都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另一层发展空间。“通航+旅游”的模式在成都具有巨大潜力,如利用无人机为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地的游客提供空中配送服务,不仅能够提升游客体验,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农业植保等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农业生产效率。

b7bd5919-8845-42be-b088-043fb8e60756.jpg

政策优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为了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建设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以上的垂直起降点,并到2030年形成完善的飞行基础设施网络。此外,成都市政府也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强调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

成都高校众多,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学校设立了航空专业课程,每年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此外,成都还建立了多个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平台和技术研究中心,如“北斗+”产业园等。2025年3月28日至30日,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成都)博览会将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为成都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再添一把火!

展会预告.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