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的火热正呈现燎原之势,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飞行”正在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以其全新的经济形态、超长的产业链构成、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特色,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正在打开。
低空经济到底多“低”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
“低空”到底多低?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低空"是指"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划设高度范围"的空域。
2016年中国民用航天局《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低空空域范围由真高1000米提高到3000米。
2023年12月,民航总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空域划分为A-E、G、W七类,其中A-E五类为管制空域,G、W两类为非管制空域,其中G类空域为平均海平面高度低于6000米、对民航公共运输飞行无影响的空域;W类空域为G类空域内真高120米以下的部分空域。
这也就意味着除禁飞空域和特殊管制空域外,其余6000米以下广大空域均可能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驰骋的空域,而低空经济中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及城市空中交通UAM所使用的空域是3000米以下的G类和W类空域。
低空经济内容到底多广?
低空经济作为综合体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为主的四大板块。
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包含主要包括低空空域管控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无人机飞行信息、无人机反制系统等。
低空航空器制造产业是指面向通用、警用、海关和部分军用航空器的研发制造类产业,包括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进出口等。
低空运营服务主要包括通用、警用、海关等各类低空飞行活动,包括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等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对整个低空经济发展起着牵引和带动作用。
低空飞行保障为空域安全和低空飞行提供各类服务和保障,如通讯导航、气象、油料、维修、培训等相关产业;更广义的内容还包括相关航空会展、科普、教育、文化传媒、广告咨询、租赁等产业。
低空经济产业链到底多长?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具体包括:
上游:主要为构建中游各类低空产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原材料、特种橡胶与高分子材料等)与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飞控、机体等);中游:主要为低空产品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
下游:主要为运营和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旅游业、物流业、文旅业与巡检业等)。
中长期看,以无人机及 eVTOL 为引领的新通用航空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到底多丰富?
“低空经济 +”模式下,催生各类应用场景: 如应急救援、航空消费、通航运输、传统作业等。
载货应用场景
针对固定航线、固定时刻的快递场景,顺丰集团旗下丰翼科技已在深圳常态化运营部分路线,重点聚焦快递件及包括疫苗、血清等医疗物资。针对固定航线、不固定时刻的外卖配送场景,美团也以核心商圈为中心,开通由商场至周边社区的航线,配送餐饮、药品、电子消费品等物资。货运类无人机尽管在电池、降噪、主动避让等方面仍需提升,但技术上已较成熟,可支持大规模商业应用,未来需核心关注如何提升经济性。
载人客运交通
作为直升机运营方的各通航企业不断拓展航线及飞行架次,如东部通航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场达 30 个以上,不断延伸业务至跨境、商务、城际、游览、应急等众多场景。但由于安全考量对载人飞行器技术标准要求更严格,更多企业仍需提速技术研发以尽早获取适航审批。
城市管理应用
大疆也作为行业级无人机运营方不断探索与供电局、公安局等部门合作,将无人机批量应用于电力巡检工作,涉及工作包括日常巡检、红外测温、故障定位和清除外飘物等。
低空经济 + 农业
低空经济 + 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植保无人机。植保无人机在农业发展较早,在农林业应用广泛。因此农业是低空经济快速融合的产业。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升精细化生产和管理,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青岛平度市张戈庄镇杨家营村,“新农人”可以通过植保无人机代替人工劳动,高效精准地完成播种、撒肥、施药等繁重的农事作业。“一架农用无人机,抵得上以前 80 人的工作量。”
据极飞科技相关资料显示,极飞的遥感无人机,单人单机每小时航测效率可达 8000 亩,其最新发布的极飞 P150 农业无人飞机,更以 70 公斤最大载重、30 升 / 分钟最大喷洒流量和 280 公斤 / 分钟最大播撒推料速度,刷新农业无人飞机的作业性能。
低空经济+物流
地面物流承载压力大,而低空智联网的出现有利于低空物流的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24 年中国低空报告》,到 2035 年,中国仅无人机物流行业产值可超万亿元规模。2015 年,顺丰开始组建自主研发团队,旗下现有丰翼科技、蜂鸟科技两大制造与运营公司,前者着重于物流末端配送,后者着重于支线物流无人机试制和运行。丰翼科技已在深圳常态化运营部分路线,全国运输突破 80 万架次,2023 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230%。京东的无人机物流项目则聚焦于偏远地区的末端配送,通过在城乡区建立无人智慧配送站,结合无人机和无人车,有效解决了这些地区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据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11 月,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 8 个商圈运营22 条航线,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 21 万单;配送时长方面,无人机 2022 年平均配送时长约 12 分钟,比传统配送模式提效近 150%
低空经济 + 旅游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探索更新奇、有趣的旅游休闲项目。网络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出了“土耳其热气球”、“瑞士滑翔伞”、“纽约直升机”等短视频,刺激了消费者的欲望,有利国内“平替”产品的涌现。
低空经济 +巡检
无人巡检有诸多好处,例如无人夜间值守、高效低空数据采集、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等,大大提高了巡逻和巡检的效率。而将其统一囊括在低空经济体系中,有利于巡检产业的整合,提升巡检效率。低空经济的终端应用场景主要包括载货运输、载人客运交通、城市管理应用等。
若想进一步了解低空经济发展状况与市场前景,可以关注2025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2025年3月28日至30日,首展落户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4月16-18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也将盛大开幕。在博览会上,将全景化呈现低空经济各领域、各版块涌现的最新技术成果与产品设施,相关行业人士也将进行丰富的政策解读、案例分享、技术研讨与趋势解读,助力于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助力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