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8日,在芜湖市迎来了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的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芜湖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成绩斐然,带动城市活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一路高歌,其背后的经验实在值得总结和借鉴。
近年来,芜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成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内重要的低空装备基地。
2023年,该市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达400亿元、增长26.6%;今年上半年,产值达253亿元、增长26.8%,短短几年间,芜湖便从一个低空经济的起步者跃升为行业领跑者,并获得“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的美誉。这背后,是芜湖集聚起的200余家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们涵盖了从研发设计到制造销售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自主配套率达到100%,使得芜湖能够在本地就完成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航空飞机的生产。
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方面,芜湖的努力更是可圈可点:组建低空经济研究院,成立国家级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77个,更培育低空制造细分领域“单打冠军”12个。
中电科钻石飞机制造了首架“安徽造”通用飞机,通用飞机整机交付量连续多年国内第一,双发轻型通用飞机市场占有率超过70%;中电科特种飞机占据国内低空监视和保障系统60%以上市场份额;劲旋风航空拥有30个系列6000余款螺旋桨产品,占据国内中小型螺旋桨市场90%以上份额,远销74个国家和地区……
芜湖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路径。对于其他城市而言,芜湖的经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政策的扶持是第一位的。政府的支持是任何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芜湖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人才引进计划等,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芜湖重视通用航空机场、飞行营地、维修保养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了低空飞行器的起降需求,也为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设施的完善有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入驻,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高效的商务交流形式,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他城市若希望复制芜湖的成功模式,不妨从此入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低空经济发展道路。2025年3月28日至30日,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成都)博览会将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低空经济下一个起飞的城市,或许就在此!